改革让注册会计师证书冲向“钻石级”
精心打磨出的新大纲
从1991年至今,注册会计师考试已成功举办了16次,参考人数从首次考试时的1万多人到现在的每年五六十万人,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注考大军,而注考难度也是公认的高,单科只有百分之十几的通过率。16次考试却只有不到14万人取得了全科合格证书,注考也因此被人称为“天下第一考”。注会证书已成为国内会计行业中含金量最高、最具权威的会计证书。
伴随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,改革开放尤其是证券市场改革的全面深化,以及中国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增强,对注册会计师的要求也更高了。此前的注会考试偏重理论的模式已不合时宜,中国的注册会计师资格也越来越需要得到国际承认。
2007年初,财政部决定启动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改革工作。自2008年4月开始,注考改革境内、境外专家咨询组相继成立,中注协也提出了《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改革工作方案(征求意见稿)》,并征求专家意见和建议。今年1月15 日,中注协正式发布《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改革方案》。
新的考试制度于2009年度开始实施,其主要内容是将考试分为两个层级、新增考试科目《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》,并建议要求考生参加第二阶段考试时应具有1年实务经历,同时对英语水平测试提出了构想。
改革后证书含金量更高
“改革之后我觉得注考更难了!”刚刚通过了一门科目的考生小贺告诉《中国会计报》记者,难度不是指试题的难度,而是通过全部考试获得证书的整体难度。“现在的题目已经难得不能再难,估计再提升也有难度。”这是他的戏言,他觉得,增加的新科目让自己需要复习的范围成几何式增长,即便试题难度有所降低,要想通过也绝非易事。
在江苏南通市某民航售票处做财务工作的吴女士是位“妈妈级”考生了,年近四旬的她自2006年开始参加注考,已经通过了两门科目。“注考分成了两个阶段,看似考生有了更多时间,其实更增添了难度。”吴女士说,注考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,时间拖得越长,人的“斗志”越容易被消磨,只有那些真正执着于此的人才能坚持到最后。
“从这个意义上来说,注会证书的含金量提高了,因为留下来的人是真正热爱这个行业的。”她说。
1年的实务经历也成为不少考生眼中的“畏途”。记者了解到,注会考试中有一半以上的考生是在校生或非注会行业从业者,如何获得这1年的实务经历让他们十分头疼。“我不可能放弃现在的工作到事务所去干上一年半载,要不就不考第二阶段了。”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考生这样说道。
而对那些在事务所工作的考生,实务经历是他们最为支持的改革项目。“有证的不干活,干活的没有证,这是我们最郁闷的。”小刘在广东一家事务所已工作了3年,在学校就通过了两门考试的他工作后却只过了一门。“有些新来的大学生在校就考出了注会证,但来事务所还得我们手把手教他干活,像我这样的就因为没考出证书限制了发展。”小刘说,新考试大纲更重视实践,自己考试过关的信心更足了,也更看重这个证书了。
更看重证书背后的能力
不得不承认,注会证书也好其他的资格证书也好,在很多年轻人眼中,都是敲开好单位大门、端上“金饭碗”的敲门砖。用人单位对注 考改革如何看待呢?“浙江的企业对拥有注册会计师证的人才很重视,非常欢迎这样的人才。”浙江省注协综合处主任徐得均告诉《中国会计报》记者,企业往往要与会计师事务所打交道,还要应对政府部门的审计、检查,如果财会人员拥有注会资格,具备注会知识,既能很好地与这些单位打交道,自己企业的财务工作也能更细致规范。
相对而言,企业更欢迎从会计师事务所出来的注册会计师,因为这批人才具备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,而拥有注会证书的应届毕业生则不具备这样的能力。
作为一名会计师事务所的一线从业者,考试改革境内专家组成员田业阳认为,从注会考试开始就提倡实务优先的理念是必要的。他表示,实用型、国际型人才是注册会计师行业最需要的人才,考生如果在入行之初就能在这方面增强自身能力,对其将来的发展无疑是极为宝贵的。另一方面,会计师事务所面临着经济全球化的巨大影响,不但客户涉外经济活动频繁,事务所本身也要与国外事务所经常打交道。“如果中国会计师的认定方式及能力结构与国际差别太大,他们出具的审计报告就不会被国际认可,在国外执业简直寸步难行。”记者了解到,此次注考改革的总体思路便是重视实务,推动注考与国际接轨,其增设更具实际意义的科目、重视考生实务经验等改革内容,正是这一思路的体现。证书在全球的认可程度越来越成为决定证书含金量的标杆,从这个意义上来说,改革后的注册会计师证更具含金量。
(中国会计报 王凯 2009-3-27)
从1991年至今,注册会计师考试已成功举办了16次,参考人数从首次考试时的1万多人到现在的每年五六十万人,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注考大军,而注考难度也是公认的高,单科只有百分之十几的通过率。16次考试却只有不到14万人取得了全科合格证书,注考也因此被人称为“天下第一考”。注会证书已成为国内会计行业中含金量最高、最具权威的会计证书。
伴随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,改革开放尤其是证券市场改革的全面深化,以及中国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增强,对注册会计师的要求也更高了。此前的注会考试偏重理论的模式已不合时宜,中国的注册会计师资格也越来越需要得到国际承认。
2007年初,财政部决定启动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改革工作。自2008年4月开始,注考改革境内、境外专家咨询组相继成立,中注协也提出了《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改革工作方案(征求意见稿)》,并征求专家意见和建议。今年1月15 日,中注协正式发布《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改革方案》。
新的考试制度于2009年度开始实施,其主要内容是将考试分为两个层级、新增考试科目《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》,并建议要求考生参加第二阶段考试时应具有1年实务经历,同时对英语水平测试提出了构想。
改革后证书含金量更高
“改革之后我觉得注考更难了!”刚刚通过了一门科目的考生小贺告诉《中国会计报》记者,难度不是指试题的难度,而是通过全部考试获得证书的整体难度。“现在的题目已经难得不能再难,估计再提升也有难度。”这是他的戏言,他觉得,增加的新科目让自己需要复习的范围成几何式增长,即便试题难度有所降低,要想通过也绝非易事。
在江苏南通市某民航售票处做财务工作的吴女士是位“妈妈级”考生了,年近四旬的她自2006年开始参加注考,已经通过了两门科目。“注考分成了两个阶段,看似考生有了更多时间,其实更增添了难度。”吴女士说,注考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,时间拖得越长,人的“斗志”越容易被消磨,只有那些真正执着于此的人才能坚持到最后。
“从这个意义上来说,注会证书的含金量提高了,因为留下来的人是真正热爱这个行业的。”她说。
1年的实务经历也成为不少考生眼中的“畏途”。记者了解到,注会考试中有一半以上的考生是在校生或非注会行业从业者,如何获得这1年的实务经历让他们十分头疼。“我不可能放弃现在的工作到事务所去干上一年半载,要不就不考第二阶段了。”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考生这样说道。
而对那些在事务所工作的考生,实务经历是他们最为支持的改革项目。“有证的不干活,干活的没有证,这是我们最郁闷的。”小刘在广东一家事务所已工作了3年,在学校就通过了两门考试的他工作后却只过了一门。“有些新来的大学生在校就考出了注会证,但来事务所还得我们手把手教他干活,像我这样的就因为没考出证书限制了发展。”小刘说,新考试大纲更重视实践,自己考试过关的信心更足了,也更看重这个证书了。
更看重证书背后的能力
不得不承认,注会证书也好其他的资格证书也好,在很多年轻人眼中,都是敲开好单位大门、端上“金饭碗”的敲门砖。用人单位对注 考改革如何看待呢?“浙江的企业对拥有注册会计师证的人才很重视,非常欢迎这样的人才。”浙江省注协综合处主任徐得均告诉《中国会计报》记者,企业往往要与会计师事务所打交道,还要应对政府部门的审计、检查,如果财会人员拥有注会资格,具备注会知识,既能很好地与这些单位打交道,自己企业的财务工作也能更细致规范。
相对而言,企业更欢迎从会计师事务所出来的注册会计师,因为这批人才具备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,而拥有注会证书的应届毕业生则不具备这样的能力。
作为一名会计师事务所的一线从业者,考试改革境内专家组成员田业阳认为,从注会考试开始就提倡实务优先的理念是必要的。他表示,实用型、国际型人才是注册会计师行业最需要的人才,考生如果在入行之初就能在这方面增强自身能力,对其将来的发展无疑是极为宝贵的。另一方面,会计师事务所面临着经济全球化的巨大影响,不但客户涉外经济活动频繁,事务所本身也要与国外事务所经常打交道。“如果中国会计师的认定方式及能力结构与国际差别太大,他们出具的审计报告就不会被国际认可,在国外执业简直寸步难行。”记者了解到,此次注考改革的总体思路便是重视实务,推动注考与国际接轨,其增设更具实际意义的科目、重视考生实务经验等改革内容,正是这一思路的体现。证书在全球的认可程度越来越成为决定证书含金量的标杆,从这个意义上来说,改革后的注册会计师证更具含金量。
(中国会计报 王凯 2009-3-27)
(ck)
课程推荐
- 初级会计职称特色班
- 初级会计职称精品班
- 初级会计职称实验班
课程班次 | 课程介绍 | 价格 | 购买 |
---|---|---|---|
特色班 | 班次特色 |
290元/一门 580元/两门 |
购买 |
- 初级会计职称机考模拟系统综合版
相关文章
无相关信息